NEWS CENTER
2020-05-06 17:34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20日,当记者来到比利时一所幼儿园参观时,立刻被孩子们地道的中文歌声所吸引。
这所“儿童之路”学校附属幼儿园位于比利时瓦隆—布拉班特省只有1万多人口的小镇肖蒙日斯图。从去年10月开始,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约100名娃娃每周接受“沉浸式”汉语教学。所谓“沉浸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母语,让学生充分沉浸于汉语环境中。
怀着好奇心,记者在教室外轻轻敲门,门徐徐打开,露出一张稚嫩的小脸。“您好”“请进”“请坐”,一句句礼貌用语说得如此流利,真让人惊喜。只见十几个孩子在有些喧闹的教室里,做着识字游戏。他们不仅认出了“人”“山”“目”等汉字,还能区分篆体字和现代汉字。
在另一个班,孩子们完成了与色彩有关的游戏,并能区分二胡、琵琶、古筝和编钟等中国传统乐器所演奏的曲目,“沉浸式”教学的效果令人满意。
目前在这所幼儿园任教的窦向明曾在中国担任多年中学语文老师,经验丰富。据窦老师介绍,初来时,自己在教学理念、内容设计方面与幼儿园有过一段磨合期。比如,窦老师打算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中国古代儿童经典故事,但幼儿园老师对这些故事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差别,也凸显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重要性。
经过反复磋商,幼儿园决定采用适和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知识讲解环节,而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接触中国文化。他们在幼儿园墙上展示学生用中文完成的各种“作业”,如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以及歌曲《小燕子》的图解等,用声音、文字、图片、活动等全方位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儿童之路”学校校长萨拉·蒂布说,之所以选择在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看重的正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她说,孩子们在家里不时会冒出一些中文单词,并为自己会说一门父母所不熟悉的外语感到自豪,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家长的赞许。
据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参赞陶洪建介绍,比利时法语区政府自2014年起将汉语纳入中学教学大纲,汉语正式进入比利时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包括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内的各级各类汉语教学机构已经基本覆盖比利时全境,汉语学习者基本实现了就近入学。
陶洪建说,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通心工程”,随着学习汉语的青少年长大成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必将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