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2020-07-03 16:13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仍面临困难。据抽样调查,59.6%的教师表示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每两年两个月的要求;76.2%的教育局长表示,本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问题是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少。
四、人才培养与改革创新
  各地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体现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一)主要进展
  1.注重以德育人,学生道德素养明显提高
  围绕“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按照2009年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据调查,有近七成的市(地)、县教育部门出台了落实六部委意见的实施办法,八成以上的地方教育部门表示“当地已把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考核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加以落实”。
  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特别是结合实训实习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和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和方法,使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较大提高。据实地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其职业意识明显强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同龄人。据抽样调查,六成左右的家长反映,经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行为习惯有所改善,更有礼貌和诚实守信;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学校教育使其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多种形式办学,校企合作取得新进展
  各地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订单式培养、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据抽样调查,56.7%的企业参与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61.0%的企业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
  根据国家关于推动资源整合与集团化办学的要求,各地在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共享职教资源,实行校舍设施设备、师资和经费的统筹使用,探索学生培养、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
  3.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各地从实际出发,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实践能力,以顶岗实习为关键环节,强化顶岗实习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强化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强化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的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据抽样调查,近七成教师和近八成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六成左右的学生称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能按月足额支付实习补助,并有专门实习指导教师较好解答实习中的疑难问题,使自己提高了实践技能。
(二)主要问题
  行业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据抽样调查,仅有17.5%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仅有16.8%的市(地)、县教育局长表示本地区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审批中,制定并实施了企业参与的制度;有61.6%的企业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相关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67.4%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参与主体权责的政策文件,推动组建职教集团。
  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仍然薄弱。据实地调研,一些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重尚未达到总学时三分之二的要求;用于实训的经费短缺,实训设备及耗材投入不足。据抽样调查,53.3%的学生反映实训课程比重小,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技能提高要求;63%的企业要求学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改变学生在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际脱节的问题。
五、督导建议
  依据本次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增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办学机制,加快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是进一步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实现国家战略、促进地区发展、体现惠民利民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制定省域内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标准;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相适应;建立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的政策机制,设计为农服务的专门项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切实改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二是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探索建立多种途径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定并落实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和优惠政策,调动行业、企业深入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和发展制度,切实解决专任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及指导能力。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从行业企业引进教师予以支持;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制度,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制度。
  四是积极营造更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联手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创新宣传途径与举措,弘扬“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引导社会舆论,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营造好的制度与社会环境,切实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来源人民网)